新春走基层 |“黄金水道”年货忙

  • 2025-01-27 10:17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在波涛激荡的澜沧江上,一艘满载着糖果、酒水、调料的货船经澜沧江—湄公河航线一路北上,缓缓驶入关累港码头。昆明海关所属西双版纳海关关员徐科和同事熟练地攀爬上船,穿行在层层叠叠的货物包装箱之间,开始当天的登临检查工作。

  “关累港口岸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后,进出境的货船更多了,最忙的时候我们一上午要检查7、8艘货船,比前期工作量翻了一番。”徐科边说着,边填写着船舶登临检查记录单。

  徐科今年30出头,这是他到关累港工作的第三年。三年不长,但见证了关累港的快速发展——全国首个水运边民互市贸易市场投入运营、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建成使用、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验收后首批出入境旅客通关……边陲水港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今年是我来到口岸后最热闹的春节,关累港能有这么好的发展,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徐科刚在码头登临检查完货船,马上就回到报关大厅,查看“新一代查验管理系统”中准备查验的货物,忙碌中更多的是兴奋和喜悦。

  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关累港口岸,是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经澜沧江—湄公河进入我国的第一个港口。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和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稳步推进,关累港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水平和业务量都有了整体提升。2024年12月10日,关累港口岸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实现了澜沧江—湄公河与昆曼公路、中老铁路互为补充、高效衔接,区位优势更加凸显,“黄金水道”愈加繁忙。2024年,关累港口岸进出口货物15.5万吨,同比增长19.2%。

  清晨的港口雾气弥漫,腊月里的南国也染上冬的氛围,徐科拉紧了查验服的领子,走向货物查验区。“临近过年了,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特色食品也多了,像冬阴功泡面、椰子糖、榴莲糖等成了热销的‘年货’,丰富了老百姓的春节餐桌。”徐科介绍,为全力守护国门安全,海关以“口岸+属地”“现场+后台”“人工+科技”联动监管,充分应用在途监管系统、智能卡口、手持式辐射探测仪等智能化技术、设备,针对进口食品,严格落实监管查验要求,保障进口年货安全顺畅通关。

  “以我手上这款奶茶粉为例,我们在查验时会注意对关键内容‘一看二查’。‘一看’是仔细核对单证和商品标签,对没有获得准入的产品或未获得注册的境外生产加工企业产品不准进口,从源头上保障进口食品安全;‘二查’指的是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或污染等,同时还要检查是否有杂质或霉变,确保感官检验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我们还会按照查验要求开展取样送检,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徐科详细地介绍着,熟练地运用移动查验单兵作业设备开展查验。

  紧接着,徐科继续查验准备出口的春联、小灯笼等春节节庆商品。“东南亚国家华人较多,春节前国内节庆用品出口也会激增。”徐科说。

  节庆订单火爆,监管服务保障。西双版纳海关开辟年货出口快速通道,宣讲政策规定、引导规范申报,推广“提前申报”“分类分流”“预约查验”等便利化措施,持续提升货物通关效率。

  “以前货物多的时候,同一批货可能码头等着一些、货场还停着一些,我们忙起来经常到处找货,影响通关效率。自从海关推行货物分类分流措施,对不同查验要求的货物进行分流,我们只要做好规范申报、预约查验,通关比以前更快了。”西双版纳兴德国际货运代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欧阳兴说,“最近的货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生意红火,我们也想再多来回跑几趟,多拉一些年货,准备在关累港过年啦!”今年春节,估计不少船员、边民会和海关关员一起,在口岸过个忙碌年。

  “嘟……”出港汽笛声响起,徐科结束当前的工作,准备迎接下一艘货船的到来。驻守边陲国门的海关人,用忠诚和坚守,诠释着守国门、促发展的职责使命,在加快推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中贡献力量。口岸更繁荣,边关年味更浓!(徐科、李夕妹、金茸永真/文)

我们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