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关员对电子元器件华南分拨中心开展调研 何玉华/摄
在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一辆辆满载电子元器件的货柜车有序驶出。这些电子元器件将被快速分拨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子信息制造企业。
为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黄埔海关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电子元器件供应链效率和协同能力。依托虎门综合保税区建设电子元器件华南分拨中心,将传统“进口—加工—复出口”的线性模式升级为“保税区分拨配送+全链条服务”的立体化模式,建立贯通上游供应商、中间分销商、下游终端厂商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助力企业从“全球制造”向“全球服务”延伸。在这一模式下,企业每年可以节省运营成本约800万元,优质的“现代服务业”成为东莞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的动能。
此外,海关充分发挥“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的跨境物流渠道优势,支持企业通过空港中心进出口高价值电子产品,企业可通过香港国际机场直达虎门港综保区,货物流转效率提升20%,物流成本降低30%,提升电子元器件交付效率,助力拓展现代服务业物流渠道。
目前,电子元器件华南分拨中心已成长为千亿级产业平台,成为东莞外贸发展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今年1-7月,进出口达621.76亿元,同比增长12.46%,推动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化、服务化、数字化、融合化转型。
在先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黄埔海关首创“低空+保税”智能物流模式,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以现代的物流服务赋能先进制造。
在黄埔综合保税区,一架装载保税镜片的无人机腾空而起,仅用30分钟就完成了从综保区到13公里外加工贸易企业的全程无人化运输。这是今年4月以来,全国首个综保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落地后的常态化场景,标志着“制造业+服务业+数字技术”融合迈入新阶段。
黄埔海关依托低空物流管控平台,将监管嵌入无人机物流全流程,实现“运货进区、区内停留、复运出区”的全程可视化管控。相比传统陆运,无人机运输时间节省50%,综合成本降低10%。自改革启动以来,海关已监管无人机飞行166架次,为生物医药、精密制造等时效敏感型企业提供了全新物流解决方案。
广州开发区低空产业发展公司董事长赵杨娟表示:“保税物流应用场景为低空经济商业化运营提供了实践样本,未来我们还会根据业务发展趋势拓展更大市场。”(濮宣/文)
